TPM咨詢中如何設定自主維護活動績效指標
TPM(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,全面生產維護)是一種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,以全系統(tǒng)的預防維修為過程,以全體人員參與為基礎的設備保養(yǎng)和維修管理體系。而AM(Autonomous Maintenance,自主維護)則是TPM咨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自主維護的目標是:
·通過正確操作和日常檢查防止設備劣化
·通過修復和適當管理使設備達到理想狀態(tài)
·建立保持設備完好所需的基本條件
另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自主維護活動的開展,持續(xù)提升操作人員的能力,培養(yǎng)“我的設備我做主”的自我管理意識。
在TPM咨詢自主維護活動的推進過程中如何監(jiān)控活動的效果呢?通常情況下會設定相關績效指標,通過跟蹤和監(jiān)控績效指標的變化趨勢來監(jiān)控和評估自主維護活動的成效。
TPM咨詢中設定哪些績效指標才能夠有效的監(jiān)控和評估自主維護活動的成果呢?結合自主維護活動的目標,績效指標的設定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慮。
第一,結果
推進TPM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設備效率,通常用OEE來衡量。對于自主維護活動效果的衡量,首先看設備效率的提升。自主維護活動對設備效率影響的直接體現(xiàn),就是小停機次數(shù)的變化。所以通常會選擇小停機的次數(shù)作為衡量自主維護活動的結果性指標。
第二,活動
自主維護活動的目的除了直接提升設備效率外,還需要通過自主維護活動的開展提升員工的自我管理意識。所以,自主維護活動小組活動的活躍度也是需要監(jiān)控的重點方面。體現(xiàn)自主維護活動的一項重點內容就是,不良點的查找和解決。它是設備操作人員自主、自發(fā)開展自我管理活動的直接體現(xiàn)。所以,通常會把不良點查找的數(shù)量和自主解決的比例作為監(jiān)控自主維護活動的活動性指標。
第三,體系
企業(yè)推進TPM管理不是一次性的運動式改善。在推進的過程中,要逐漸搭建起完善的全員生產維護體系。而自主維護也是體系中的一部分,所以自主維護體系搭建也是衡量自主維護活動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。而CILT標準的建立和實施就是自主維護體系搭建主要體現(xiàn)。所以,CILT標準執(zhí)行的符合率就可以作為,監(jiān)控自主維護體系搭建有效性的衡量指標。
第四,能力
自主維護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提升員工能力。所以,在設定指標時要考慮對員工能力的監(jiān)控。例如,操作人員提交OPL的數(shù)量、自主小改善的數(shù)量,這些都是員工能力提升的體現(xiàn)。
綜上所述,TPM咨詢管理活動中,為了有效監(jiān)控自主維護活動的成效,需要從結果、活動、體系、能力四個方面出發(fā),設定相關的績效指標。通過對以上指標趨勢的跟蹤來監(jiān)控和評估自主維護活動開展的有效性。